<sup id="q9kvj"></sup>

    • 當前位置:深圳新聞網首頁 > 深圳新聞 > 圖片深圳 > 

      什么是深圳人?

      2019-11-25 18:28來源:深圳新聞網

      在深圳,

      有一句十分著名的宣傳語:

      “來了就是深圳人”。

      那到底,

      深圳人是什么樣的?

      深圳人的特質是什么?

      他們是最具包容性的人

      深圳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。

      大家都是外地人,

      看似會不融合。

      但恰恰相反,

      深圳有一種魔力,

      大家在這個年輕活力的地方相處都很融洽,

      不存在排斥外地人的情況。

      ▲深圳福田中心區

      李傳梅:包容有愛的深圳改變了我的人生

      李傳梅——出生在重慶,現為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職工兼德育輔導員。二十多年來,她侍奉年邁的太婆婆、身患癌的公公和癱瘓的婆婆。盡管生活貧困,但她始終對老人不離不棄,來深圳闖蕩也把婆婆背在身上。

      當她剛來到深圳的時候,靠微薄的工資根本沒法支撐下去,她選擇離開深圳回到重慶。不久后她接到一個電話,對方說是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的,要給提供一份工作,給她寄來了2000元回深圳的路費。

      “當時老家的媒體報道過我背婆婆去深圳打工的經歷,展華實驗學校校長深受感動,想要幫我一把。2006年11月19日是我一輩子無法忘記的日子,那天我再次背著婆婆來到溫暖的深圳,從此開啟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旅途。”李傳梅說到。

      ▲李傳梅自述

      (圖片來源:深圳政協)

      他們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人

      據悉,2018年,

      深圳國際專利申請數量

      連續15年排名全國第一,

      每萬人專利發明擁有量91.25件,

      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倍。

      2019年截至8月底,

      深圳的有效發明專利達132969件,

     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2件,

      依然在全國領跑。

      ▲高交會現場

      搞得了發明,出得了門診!

      南山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何彬——她在醫院重癥醫學科呆了8年。愛思考愛創新的她,其實是一個“發明家”。為了讓更多人活著離開ICU,她不僅積極參與ECMO、徒手鼻空腸管的置入、重癥康復等護理新技術,還自主研發了5項新型護理用具,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。

      她還將成人教學理論運用于ICU新手護士的6個月準入培訓中,不僅提高了科內新手護士操作技術水平和醫護配合度,還為患者爭取了搶救機會。同時負責課題3項,發表論文10余篇。

      小學生發明“智能水壺”將上市

      在第二屆智能工程師科技創新大賽中,首屆比賽的特等獎作品“智能水壺”作為樣品亮相。被企業選中將其孵化成產品后,這一小小“智能水壺”將從小學的科學實驗室走向貨架。

      “智能水壺”的專利來自于東海實驗小學學生吳益琦。雖然只是小學六年級學生,吳益琦已經坐擁三項專利——一項發明專利以及兩項實用新型專利。

      ▲吳益琦與“智能水壺”

      (圖片來源:深圳特區報)

      深圳是創客之都。

      在大街上、地鐵上、餐廳里,

      你經過的每一個人

      都可能是某位創業的企業家。

      “來深圳是來對了地方!”

      2018年2月8日小年夜,一只名叫“嘟寶特”的機器人用寫“智能春聯”的方式再次登上央視網絡春晚的舞臺為全國人民送上新春祝福。這只會寫春聯的機器人來自深圳越疆科技,是歷經5年發展的成果。

      該公司CEO劉培強2014年辭職來深圳。還沒來深圳在嘗試做一些電子產品的他,經常需要把產品從蘇州寄到深圳,等待加工完畢再寄回去。“這樣一來一回半個月就過去了。”深圳的產業鏈特別完備,到深圳后,“樓上生產出產品,樓下就可以加工,特別方便。”

      ▲科技園

      他們是最積極的人

      別以為因為深圳是個大都市,

      人們就會被壓力壓垮。

      壓力創造動力,

      深圳人是十分積極有活力的人!

      1500名腎友患者與醫護人員健康嘉年華

      2019年11月3日,第二屆大灣區腎友運動在深圳龍崗體育中心場館舉行。來自深圳寶興腎友互助關愛中心的腎友、黨員志愿者、義工和攜創技工學校的學生們約130人共同組合而成一個團隊操表演方陣,現場表演了《我和我的祖國》、《手牽手》以及武術表演等節目。腎友們簡單樸實甚至略顯笨拙但充滿真情的表演,感動了現場所有人。

      連續兩年參加運動會的腎病患者張茂軍說道,為了這次運動會,他和病友們已經連續彩排了近2個月。“就是為了告訴大家,我們雖是腎病患者,但我們一樣可以參加運動,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,重新回歸社會,創造我們自身的價值”。

      ▲腎友運動會

      深圳人用健康的方式開啟2019年的新一天

      2019年開年第一天,數百名深圳愛心跑友以“運動+公益”的方式,開啟了新的一年,共有15個方陣超800名跑友在羅湖休閑公園開跑。此外,該活動還聯合蓮花山公園、香蜜公園等地標公園,面點王、城市志愿U站等公共場所,共設置20余個希望打卡點。愛心跑友前往這些希望打卡點,不僅可以體驗趣味游戲,還可以捐贈步數,奉獻愛心。

      “運動+公益”活動

      他們是最文明的人

      我們總是能看到,

      在深圳的馬路上、地鐵里,

      有一道由紅馬甲構成的風景線;

      我們總是能看到,

      深圳的斑馬線前,

      車輛會緩緩停下禮讓行人;

      我們總是能看到,

      深圳大街小巷的地上,

      幾乎見不到什么垃圾......

      ▲“紅馬甲”義工

      志愿派發宣傳助力深圳創文

      11月10日清晨福田會堂門口早早就聚集了一群身穿“紅馬甲”的市民。

      3人為一隊,300名志愿者組成了100支志愿小隊,每一隊都會領到一份任務書,任務書上標明了徒步定向挑戰賽的終點,以及大家當天要完成的挑戰——完成向路人派發、宣講100份《致全體市民一封信》和拍攝9張以“城市文明創建行走的紅馬甲”為題的照片,并發布到朋友圈得到10個點贊的任務。活動當天,共計派發了30000份,并在朋友圈上征集到了3000多個點贊!這群市民志愿者,通過實際行動感染了沿途的居民,引導他們參與到深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中來,凝聚全民力量助力深圳創文“六連冠”!

      ▲“紅馬甲”清潔深圳灣

      ▲“紅馬甲”清潔臺風“山竹”過后的街道

      排隊好習慣文明行為已成特質

      317高峰專線、M290線、M444線、357線……各路公交一進站,司機打開了后車門,一排排有序的乘客按次序上車。

      深圳有很多公交站臺雖然面對人多車少的現實,但乘車人自覺排隊,按秩序上車,在客觀上加快了公交車周轉的速度。有著“文明城市”稱號的深圳,在最易擁擠的地方,體現出了文明。

      ▲市民有序排隊上車

      圖片來源:晶報

      15萬人觀看焰火晚會后,現場讓人感動

     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,10月1日晚,深圳灣畔人才公園臨海灣一側,一場美輪美奐的大型焰火晚會上演,吸引了超過15萬市民現場觀看。這么多人扎堆看焰火,現場是否會很混亂?是否會給公園環境衛生帶來很大壓力?這一次,深圳人用實際行動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

      ▲晚會后現場干凈如初

      他們是最有愛心的人

      在這座由天南海北的人群組成的城市中,

      人們依舊十分溫暖,

      大大小小的愛心無處不在。

      千元外賣送給環衛工和警察

      強臺風“山竹”期間,面點王(海康分店)收到了一張外賣訂單,顧客一共下單了叉燒包和小米粥各25份,共花費金額187.5元。訂單的備注寫著:親愛的外賣小哥,麻煩您把這些食品配送給周圍的環衛工和警察,您也吃一份,不用配送到指定地點!辛苦了!

      11點35分,面點王又收到了一張訂單。牛肉粉條餅和南瓜粥各10份,共計131元。員工發現,這張訂單上的備注和名稱與此前的一模一樣,皆是讓外賣小哥送給周圍的環衛工和警察。隨后,面點王其他分店也收到了類似的訂單。據面點王員工統計,何老師總計點了1300多元外賣。隨后,這些食物被分成180份送出。

      ▲愛心外賣訂單

      暴雨中公交司機為乘客搭起木橋

      暴雨中,一輛深圳公交車被湍急的水流圍困,為了安全轉移車上的乘客,司機冒雨到附近找來兩塊木板,在站臺和公交車間搭起一座“木橋”,車上乘客沿著“木橋”被攙扶著一個個安全地撤離。而這一幕,被乘客拍成短視頻發到抖音,短短一星期,播放量達400多萬,獲得點贊254萬,評論多達4萬多條,成為抖音上最火爆的“深圳好聲音”之一。

      ▲愛心行為被網友點贊

      全城愛心接力一走失孩童24小時內被找回

      10月20日下午,龍華區大浪街道吳某的3歲小孩吳某晨,于當天下午16時30分左右走失。歷經24小時,20日下午走失的男童被找到了!據了解,在男童走失的24小時里,除了公安部門、街道安排力量全力搜尋外,大浪街道、龍華區乃至全市熱心市民也通過各自朋友圈、微信群、QQ群及時轉發尋人信息,積極尋找線索……從龍華到深圳乃至全國,愛心接力24小時不停歇。

      大大小小來自每個人的愛心,

      使整座城市都充滿溫暖。

      他們是愛讀書的人

      2019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

      首次發布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,

      深圳在城市閱讀指數、

      城市個人閱讀指數

      和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

      三個榜單中均位居榜首。

      城市個人閱讀指數全國第一,

      深圳人均購書全國第一。

      ▲深圳中心書城

      讓“書香”溢滿車廂百名市民地鐵閱讀20分鐘

      2019年11月17日下午,深圳地鐵2號線和3號線上,百余名熱愛讀書的市民朋友手捧書籍在列車行進過程中安靜閱讀,不少乘客自發加入。據悉,活動由深圳地鐵集團發起,聯合民間公益社團“漢服深圳”,通過地鐵閱讀“快閃”這樣別出心裁的行為藝術,旨在喚醒城市人群的閱讀意識,利用搭乘地鐵的碎片化時間學習,或是在嘈雜與匆忙的情景下找到內心平和,共同營造“書香地鐵”的閱讀氛圍。

      ▲市民們熱心投入讀書活動

      兩次舉辦全國書博會,深圳閱讀創下多項記錄

      1996年在羅湖書城舉行的第七屆全國書市,創造了圖書銷售量超2000萬元的記錄,見證了深圳人的讀書熱情。2018年,全國書博會再次回師深圳,帶來了多項創新,包括不設門票、為市民讀者發放“零門檻入場紅包”、周末開放夜場服務等新舉措,再度為深圳市民奉上一屆“人多、書多、活動多,服務好”的文化盛會。在這里,閱讀掀起的熱潮蔚為大觀,經久不息。

      在《愛上讀書的100個理由》的街訪視頻欄目中,不少市民分享了自己的閱讀習慣。市民吳先生說:“深圳是座愛閱之城,周末假期,我都會帶上孩子到書店買書,讓孩子感受紙墨香氣,培養他的閱讀習慣。”市民張女士表示:“我看電子讀物比較多,上下班坐地鐵,就下載一些小說在手機里,一路翻看。”

      ▲專注讀書的市民

      深圳人是充滿激情、

      充滿愛心、

      又富有內涵的一個集體。

      深圳人帶著這些特點,

      一起創造深圳的歷史,

      共同書寫深圳的文明,

      共同推動這座城市的發展。

      內容來源:見圳客戶端、深圳新聞網

      深圳商報、深圳特區報、深圳政協

      青春福田、晶報

      深圳衛計委

      編輯:鄭蔚藍

      校審:施翔東

      轉載請注明


      [見圳客戶端、深圳新聞網編輯:施冰冰]

      新聞評論

    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
      <sup id="q9kvj"></sup>
      
      

        •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|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院 |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|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|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|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|